忆一抹红色 传一代薪火
23网络长学制 曾淼
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代表中国,那么,除了红色,似乎没有更合适的颜色了。红色,是光的三原色和人的心理原色之一。在中国的文化里,它代表着吉祥、喜庆,中国自古逢年过节、婚嫁喜事,都用红色来装饰器物;它代表着正义和热烈,激发人的正义感和责任感,让人感受到温暖热烈;它代表着斗志、革命,红色是共产主义的象征色,中国凡是有政治寓意的旗帜,主体都是红色。
红色,随着时代的发展,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。透过红色,我们似乎能在黑夜中,找寻那束薪火,回忆那段红色岁月,看到一个红色峥嵘,生机勃勃的中国。
我们的信仰是红色的。
“小小红船承载千钧,播下了革命的火种,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。回溯百年前的风雨兼程,小小红船破浪前行,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的过程,拉开了解放中国的革命帷幕,体现了革命者开天辟地,敢为人先的智慧与勇气。红船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记忆,还提醒着中国人的初心与使命,它早已成为我们的身骨与脊梁。1970年“东方红1号”成功发射,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。在新冠疫情期间,展示了国家制度的优越性与国人无与伦比的团结力与凝聚力……信仰的力量指引着中国共产党,红色成为我们革命胜利的底色。在每一个重要场合,我们都能看到明艳浓烈的红色,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、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的室内装潢、人民大会堂前几十米的红毯、天安门广场上一排排红旗……这红色,展示了一个大国的风采,宣誓了一个大国的自信。
我们的血液是红色的。
艾青说: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?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……”这片土地孕育了我们华夏儿女,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生生不息,奋斗不止的红色血液。1949年的10月1日,天安门广场歌如海、人如潮。高高升起的国旗,迎风猎猎作响,象征中国人民革命大团结的红色是由英雄先烈的鲜血侵染的,屹立不倒的旗杆是因为革命精神的助力。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”,红色政权的生命力超越想象;“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”,长征精神乐观向上、无坚不摧;“众志成城,顽强拼搏”的抗震救灾精神让奇迹降临人间……红色血脉、红色基因不可磨灭,红色的革命精神如同人体经脉将生生不息。
我们的文化是红色的。
“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,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用好红色文化,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。”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文化形态。我们预祝一个人事业有成生意兴旺习惯用“红红火火”来表达,红色江山要想永远不变颜色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要红红火火。新时代新征程,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需要更好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,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丰富内涵,推动其创新发展,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,让红色文化激扬出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。
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”,当大红灯笼高高挂起,当红色的对联张贴起来,当红色的窗花红色的中国结绽放光芒……一年又一年,要想守住生活中的这抹“红色”,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,追溯“红色记忆”,传扬“红色精神”,讲好“红色故事”,传承“红色基因”。
( 指导老师:周紫微)